华通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上海堂食将有序开放 数字化治理需求凸显

2022-06-27| 发布者: 华通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作者:钱童心[如果有些餐厅空间狭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作者: 钱童心

[ 如果有些餐厅空间狭小,通风状况很差,那么即便做到了实行50%的客流规定,也很容易导致聚集传播的风险。 ]

6月29日起,上海餐饮将陆续恢复堂食。而根据最新发布的《本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要求,餐饮企业堂食应实行限流管理,提倡预约、分时、错位就餐等。

此外,指引还要求对餐厅的人流进行限制,根据餐厅面积,大中型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大堂按70%比例设置餐位,小型餐饮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下)按最大承载量的50%比例控制就餐人数,实行隔位、错位入座。

对此,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可以合理用于餐饮零售企业开放,但是大数据的运用不应成为强化监管“一刀切”的工具。

零售餐饮数字化治理需求凸显

根据要求,上海还将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快推动餐饮业数字化治理,将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平台、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监测平台和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分级管理平台接入各区城运中心,实现“一网统管”。

对于上述要求,一些餐饮企业表示已经做好准备。“虽然这些要求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还是被监管了,但是为了能够开门营业,我们还是会去遵守这些规定。”一家在陆家嘴经营了多家高端餐厅的集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餐饮数字化治理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的话题。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餐饮业大数据过去被用于提升餐厅的客流与服务质量等手段;而在疫情之后,这些数据又可以反过来为餐厅在控流等方面的管理提供支撑。

上海大学一位大数据领域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利用大数据提升对餐饮业的各类监管之前就有,比如通过一些视频和AI分析,来监管食品卫生安全。一些数据接入市里的一网统管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监管平台,来评估餐饮业的情况,例如明厨亮灶。”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容易产生人流聚集的商业网点,大部分都已经有摄像头覆盖,通过AI对视频的分析,可以指导监管部门迅速对人流聚集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某国内大型餐饮集团一位负责数字化业务的管理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对于企业而言,大数据仍然聚焦于提升运营能力方面,还未发展到数据治理方面,但这方面的需求无疑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话题。”

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商爱数科技总裁贺鸿富对第一财经表示:“我们现在利用大数据全域数据能力服务的零售商,主要还是服务于企业的精准营销,比如如何保证营销管理的效率、推动数据要素改革这些,对于零售业的数据治理目前尚未涉及。”他强调,在推进数据市场化、数据的共享和流通方面的基本准则是不能违背个人隐私。

精细化管理要分情况

对于如何利用大数据来管理餐饮行业的复工复产,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数据可以作为对企业监管的手段,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复工复产,而不是“为监管而监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强调:“大数据应该用于更好帮助管理者判断风险并依此进行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切莫将它滥用,反而变成了强化‘一刀切’、粗放化管理的工具。”

郑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餐饮防控指引当中写到了例如50%和70%就餐人数的原则,但在具体执行中,这两个比例的“分母”是多少?还是存在很大自由裁量空间的。上海作为一个力求精细化管理的城市,要根据实际的聚集性感染风险来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

他认为,例如一些空间面积较大、座位间隔较大、通风设施较好、空间高度足够的餐厅,非要机械性地实行70%的客流也不一定就合理;而如果有些餐厅空间狭小,通风状况很差,那么即便做到了实行50%的客流规定,也很容易导致聚集传播的风险。

“如果利用数字技术来强化一刀切的、机械性的、形式化的防疫措施,会导致政策执行过头、走样,造成社会公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反而不利于疫情防控。”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来源的数据来综合判断聚集性感染的风险,然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进行疫情防控。”

对于将餐饮客流大数据接入一网统管系统,郑磊认为,搭建新的系统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如果目前的政策只是阶段性的,是否需要新增投入值得商榷。“最好的方式是充分利用来自多个系统的存量数据,而不是一定要新建系统。”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政府自建系统采集的数据,是否还可以融合美团、大众点评的预约数据来对餐厅的客流和风险进行监测,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不要造成大规模聚集,只要是能够反映聚集程度的数据就可以发挥作用。”

郑磊在此次疫情中特别关注数字化如何用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话题。他曾在公交车上拍摄了一段老年人不会使用场所码被拒绝上车的视频,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推动老年人离线码的使用。

责任编辑:王茂桦


电脑百科网 http://www.it127.com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通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华通网 X1.0

© 2015-2020 华通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